在浙江省妇联公布的《关于表彰年度浙江省三八红旗手(集体)的决定》中,杭州有13位女性被授予浙江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5家单位被授予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今天,一起来认识浙江省三八红旗集医院精神科护理组。
精神科是个有些特殊的科室。合影里医院精神科护理组笑得亲切甜美,如一阵春风拂过看者的心田。但他们每天要承受的身心压力和需要处理的突发状况,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夜里值班堪比悬疑惊悚剧
几年前的一次突发事件让组员唐燕萍至今心有余悸。
那天唐燕萍正与同事一起吃力地往外抬病床,发现一位刚收治的年医院。
迅速反应过来的唐燕萍一把拽住病人阻止他离开,哪知病人一边挣扎一边将拳头重重打向了唐燕萍。等同事们赶来帮忙的时候,她的眼镜碎了、头发散了、许多地方都红肿流血,但双手却依然死死拉着病人。
被病人突如其来地拳脚相向以至于浑身是伤、手臂布满了密集的淤青,时不时上演惊心动魄的剧情,医院精神科护理组的成员来说,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而夜里值班的场景更堪比悬疑惊悚剧。
夜深人静的冬夜病房,当护士们为确认呼吸和睡眠状况走近用被子蒙住脑袋的病人,那些敏感的病人会突然惊醒坐起来……
曾经有女护士被这样的情景吓坏了,刚上两天班就提出了辞职。问护理组的成员们是否曾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挣扎犹豫害怕过?当然有!但他们选择坚持!
“我们就是他们的妈妈”
夏云云已经医院精神科护理组工作了30年。即将退休的她最近作出了一个决定:在工作岗位继续留用。
对她的这个决定,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但夏云云说,虽然曾有病人打过他脑袋,但每次看到病人康复自立,她就无比欣慰,“我们就是他们的妈妈!”
医院精神科护理组的每一位组员,对病人都有这样的情感投射。
每年,这个精神科都要接受来自求助站的数十名无名患者。赶来的时候,患者往往头发凌乱,一身又脏又破的衣服,全身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让人无法近身。就像一位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护理组成员们会为他们理发、刮胡子、洗澡、更衣、剪指甲。
一些病人自理能力全无,组员们就不厌其烦督导,教会病人进食、洗澡、穿衣,帮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清洗身体和床单。平日里,他们帮病人打理日常起居,缝补衣物,组织病人开展活动;患者生日,他们陪着切蛋糕、唱生日歌。
好多病人长期托管在院,没有亲属探视,组员们就把自己的水果零食分给病人吃。
院里有一位病人有妄想症,总是怀疑食堂饭菜有毒拒绝进食。组员们就用一次性饭盒将饭菜打好包,假扮成外卖哄他吃完,后来还去菜馆里点菜给他吃。还有一位病人不到十岁就被送进了精神科,十年过去,记不起自己亲人和来处的他把护士当成了最亲近的人。
每一次,他们都尽力满足病人心底投射出的希望。
为特殊的回响他们将爱坚守延续
医院精神科,没有哪位护理人员没被病人打过,委屈和痛苦时常发生。但旁人眼中容易“妖魔化”的患者行为,在护理人员们眼中有不一样的解释。
为什么有些病人会毫无征兆突然冲出来打人,是因为讨厌护理人员么?
护士长章芬娟说,这些病人其实并没恶意,只是因为疾病引起了幻觉,他们看到护士脸上有蚊子、身边有妖魔鬼怪,所以就奋不顾身上前攻击——他们在用自己的行为来保护“护士妈妈”。
一些病人病情稳定后,会像犯了错的孩子一般跟护士们说“对不起”,还有些住了20几年的老病人早已跟护士们打成一片,不发病的时候还会主动帮忙一起安抚照顾患者。出院康复的患者和家属还给他们送来了“住院二十年,感恩一辈子”的锦旗。
虽然被打之后身体疼痛,面对这样一份来自病人的特殊回响,医院精神科护理组的组员们心中充满暖意。
对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特殊的爱延续温暖。对他们来说,患者不分贵贱轻重,都是同甘共苦、需要关爱的家人。
医院精神科护理组
共有护理人员27人
服务着患者余人
曾获“杭州市巾帼示范岗”
“杭州市模范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