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路使者,来源:规培医师(ID:guipeiys)
导语
茫茫人海中,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学医之后你会发现连看人的画风都变了。
今天总结的这些常见的体征除了普及一些常识外,更希望在我们学员临床工作能够作为一种“辨病”的工具被熟练掌握。
头颅篇
头颅的异常形态往往在小孩身上所表现的临床意义比较大。
方颅
指小儿头颅额部前凸,颞部向两侧凸出,头顶部扁平呈方形。常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尖颅
塔颅(towerskull),头顶部尖突高起,造成与颜面部比例异常。这种是由于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见于先天性疾患并指(趾)畸形(acro-cephalosyndactylia),即Apert综合征。
巨颅
颞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颈部静脉充盈,对比之下颜面部很小。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称日落现象(settigsunphenomenon),见于脑积水。
狭颅
狭颅症又称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症,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颅缝过早闭合,以致颅腔狭小不能适应脑的正常发育,可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
面容篇
俗话说:“健不健,看容面”。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舞台”,也是反映体内诸病的“窗口”。察颜观色很重要。
1、急性病面容:表现为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表情痛苦,烦躁不安等。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等。
2、慢性病面容:表现为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神疲力乏等。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等。
3、贫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心慌气短等。多见于贫血。
4、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表现为眼球凸出,眼裂开大,双目圆瞪,目光惊恐,面黄肌瘦,兴奋不安,烦躁易怒等。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面容。
5、甲状腺功能减退面容:也称粘液性水肿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枯黄,目光呆滞,颜面浮肿,唇厚舌大,眼睑变厚,皮肤干躁无弹性,皱纹虽少但深,头发稀疏干枯,眉毛脱落最为明显。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去睾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此类面容。
6、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部变长,下颌大而前突,颧部突出,眉弓隆起,耳鼻增大,唇舌肥厚,牙齿稀而错位等。此面容多见于肢端肥大症。
7、二尖瓣面容:又称风湿性心脏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黄而浮肿,面颊暗红,口唇青紫,舌色晦暗,心慌气短等。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可以见于肺心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8、满月脸:表现为脸面红胖,圆似满月,甚至从正面看不见双耳,从侧面看不见鼻子。由于两颊脂肪堆积下坠,鼻翼被挤下拉,口裂变小,口角与颊部间出现深沟,面色红嫩,毳毛增多,常生痤疮,唇上可见小胡须。原因是柯兴氏综合征或因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激素所引起的皮质类固醇过多者的特征性面容。
10、先天愚型面容:表现为外毗过高,眼裂向外上方倾斜,眼球突出或斜视或震颤;鼻根部低平,鼻孔朝上。
眼睛篇
其实眼睛能反映出很多东西,不仅仅只有下面这些呢。
白内障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巩膜黄染
多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瞳孔放大
一般来说这么大的,是处于濒死状态。瞳孔放大还可见于视神经萎缩、阿托品可卡因中毒。
针尖样瞳孔
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就、吗啡、氯丙嗪中毒等。
舌头篇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
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1.舌色
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
步态篇
1、醉酒步态
因重心不易控制,步行时两腿间距增宽,抬腿后身体向两侧摇摆不稳,上肢常向水平方向或前或后摇晃。有时不能站稳,转换体位时不稳更明显,不能走直线。此种步态又叫做”蹒跚步态”,见于小脑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如小脑肿瘤萎缩、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变性、桥脑小脑角肿瘤、橄榄桥脑小脑变性、酒精中毒性小脑退行性变、内耳眩晕症、前庭神经元炎等。
2、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此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路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
3、痉挛性偏瘫步态
偏瘫时患侧下肢因伸肌肌张力而显得较长,且屈曲困难。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4、痉挛性截瘫步态
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致使步行时两腿向内侧交叉,形如剪刀,故又称剪刀步态。见于横贯性脊髓损害、脑性瘫痪等。
5、慌张步态
由于全身肌张力增高,起步时缓慢,走路时步伐细小,双足擦地而行,两上肢前后摆动的联带动作丧失,躯干前倾,重心前移,故以小步急速前冲而行,如追逐重心且不能立即停步,状似慌张,又称前冲步态。见于震颤麻痹及可引起震颤麻痹综合征的疾病。
6、跨阈步态
由于病足下垂,为了使患足尖离开地面,患肢抬的很高,如跨越门槛的姿势。见于腓总神经麻痹等。
肢体篇
又叫槌状指。即手指外形像棒槌,指端膨大。多因组织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造成指端组织增生所致。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根据形态可判断受伤神经
钩状足:胫神经马蹄内翻足:腓总神经
猿手:正中神经爪形手:尺神经垂腕:桡神经
翼状肩(折翼的天使):胸长神经和副神经
马方综合征又称为马凡综合征,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史。男性较女性多见,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而被家长发现。漏斗胸的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以及上腹突出。
少数小儿的鸡胸是先天性的,大多数患儿的鸡胸是佝偻病造成的。婴幼儿期的小儿骨骼由软骨构成,如果此时忽视了维生素D、钙的供给或供给不足,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出现骨软化症,胸部肋骨与胸骨相连处内陷,使胸骨前凸,形成鸡胸。
乳房篇
乳房病变之肿块
生长缓慢、疼痛明显的肿块大多是良性增生或炎症;
增长迅猛、边界不清的肿块则需要尽快检查。
乳房病变之乳头内陷
引起乳头凹陷的原因有几种:衣着过于紧束,特别是女性在乳房发育期内衣过紧;乳罩使用不当,过小、过紧,使用过早等;遗传因素。
乳房病变之皮肤溃烂
在乳腺癌患者中,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问题,表现为局部溃烂久治不愈,伴大量血性、脓性恶臭分泌。
乳房病变之发红/发热
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发热,预示可能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增生性病变或囊性增生病变,或伴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
乳房病变之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除了乳腺增生,还有乳腺结核、乳腺炎、乳腺癌等,有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也可以引起乳头溢液。这些疾病,既有良性,也有恶性,需及时检查。
乳房病变之小凹点
乳房出现“酒窝”是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而乳房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瘢痕挛缩等,都可能造成皮肤凹陷。
乳房病变之深部硬结
如果在乳房里摸到质地坚韧、表面光滑,但增长缓慢,没有其他感觉的硬结,可能是腺瘤。
乳房病变之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可致皮肤水肿,但毛囊处皮肤不会随之水肿,于是容易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样。徐兵河教授说,能引起橘皮样改变的疾病有:纤维腺瘤、结核、纤维囊性增生、肉瘤、乳腺癌及脂肪坏死。
乳房病变之不对称
先天不对称主要是因青春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影响,导致发育敏感强的一侧乳房发育过快,而另一侧乳房发育过缓;后天不对称主要发生在生育哺乳过的女性,喂奶时习惯用一侧乳房,或者喂奶的姿势、方式不正确所导致。
乳房病变之静脉显现
由于浅静脉位置表浅,接近皮肤,妊娠时以及在乳房病变进展迅速时,如乳房肉瘤,浅静脉可曲张。
乳房病变之硬化
植入假体的乳房易出现硬化现象。
乳房病变之局部凹陷
植入的假体出现偏移,容易有凹陷出现。
PS:图片仅供学习,绝无恶意。学医的人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看在小编整理的幸苦上,你们随意。哈哈。
点“阅读原文”,全套3D解剖图谱免费获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