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的血喷到我脸上”
11月27日,一场外伤让身染艾滋病的C先生心情跌入谷底,因为隐瞒了很久的“患艾”消息被工作单位和家人知晓,他工作丢了,家庭也濒临破裂。
“这都是因为人们对艾滋病不够了解造成的。”哈尔滨市传染病院八病区主任张铮说道。八病区是专门接诊艾滋病患者的病房。在这里,医护们经常看到类似的情况。“其实,艾滋病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它只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行为传播。我在这个病房里工作了18年,每天都和他们打交道,被称为是距艾滋病患者最近的人。”那么,这些距离艾滋病患者最近的人,亲历和见证了怎样的故事呢?
每天洗手40多次
只为低免疫力患者不被病菌侵袭
在哈传染病院八病区,问医护们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的回答,除了“为患者做处置”,就是“洗手”。张主任指着正在为患者做处置的M护士说:“我们这个小护士还不到30岁,看脸很年轻,看手却很粗糙。而且,这里每个护士的手,都是这样,她们每天至少要洗手四五十次。”她们频繁洗手,并不是为了防传染,因为在双方皮肤不破溃流血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是不会传染的,而是为了不让患者被病菌侵袭。
张主任说,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力,所以患者的免疫力都很低,在检查完前一个患者之后必须进行一次手部消毒,否则很有可能把他身上的病菌带给下一个患者。他演示了一次洗手全过程:双手手指、手背、姆指……每看过一个病人,就要进行一次手部消毒,一次下来大约需要两分钟左右。而且,在看完所有病人之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洗手。
最初,为了防止手上皮肤粗糙,有的护士还会在兜里放一瓶护手霜,但是没坚持几天也就放弃了。“太麻烦了,用得也太费了,一天用四五十次,一瓶都用不了一天。”M护士说。
M护士在八病区工作数年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再表示不要说出自己的姓名,因为除了丈夫以外,其他家医院工作,却不知道她在艾滋病病区工作。“让大家理解这份工作太难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艾滋病不了解。”
抢救重患来不及穿防护服
曾被艾滋病患者“血喷脸上”
M护士不把具体工作情况告诉家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怕他们担心,因为这毕竟是一份“高风险职业”。所谓的高风险,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意外受伤或粘膜接触病患血液,造成“职业暴露”。张主任就曾遭遇过被艾滋病患者血和痰液喷溅面部的危险。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为艾滋病患者处置的时候,都需要穿防护服,有帽子、有面罩,这血是怎么喷在脸上的呢?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穿好艾滋病处置防护服大约需要五分钟,可一旦接诊危重病人,如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六分钟,超过六分钟脑细胞就会因为缺血大量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给大脑造成损伤,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真的来不及全副武装好之后再救治患者。当时,张主任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年前,一个患者因为心脏骤停被送院抢救。“快救人”随着张主任一声喊,好几位医护都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投入到了抢救中,这种抢救无异于“赤膊上阵”,但这也是临危之举。
医生先要为患者气管插管,为了能看清气管,张主任只能俯下身子操作,脸和患者的脸距离很近。插入气管的时候会造成一些负损伤,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一口带着血和痰的分泌物从喉咙里喷了出来,直喷在了张主任脸上。当时张主任只带着一个口罩,脸上、口罩上都是血性分泌物。幸好及时阻断预防,才安然无恙。
护理“艾患”意外被针头划伤
“血流出来时,小护士脸都白了”
艾滋病患者的体液都是有病毒颗粒的,血液最多,唾液最少。医生介绍,艾滋病患者每毫升唾液中,通常只有一个病毒颗粒,这样是不足以传染的,所以和艾滋病人共餐是不会被穿染的。但是患者的排泄物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他们在抢救后因为身体的损伤而出现血便和血尿的时候。
L护士也是一名年轻的护士,身材瘦小,在八病区工作六年了。八病区住的二十多位病人都是重病患者,一些患者已经大小便失禁,护士要负责帮他们清理。每次遇到一些体重大的患者,为了帮其清理干净,L护士都得扛起他们的腿再擦拭排泄物。“男患者的体重原本就大,扛一次已经很费劲了,如果处理多个患者,就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手的反应能力也变慢了。”
L护士对记者说,有一次,她在为患者处理过排泄物之后,为另一个患者打针,这个患者本能地一挣,针一下就划在了L护士的手上,血一下就流了出来。和艾滋病患者血液接触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场的医生说,当看到皮肤破溃血流出来的时候,L护士脸都白了。事后,也是及时阻断预防,才安然无恙。
亲眼见证病患“窘境”
呼吁更多人科学了解艾滋病
27日,记者在哈尔滨市传染病院八病区采访的时候,正赶上C先生被送到这里。C先生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因为怕被工作单位和家人嫌弃,他一直没有对同事和家人提及此事,只是尽可能地注意着自己的行为。当日,他因下肢意医院就诊,医生在为他检查之后告知他本人是HIV病毒感染者,医院去治疗。没想到“HIV”字样,被陪同来的同事看到了,于是家里、单位都知道了。公司领导为了安慰其他员工,当即表示会让C先生辞职,妻子也说要和他离婚,C先生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张主任介绍说,在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的时候,他的所有物品,包括床都被焚烧掉了,这是当年因为不了解而做出的决定。现在在病房中,患者的床单、物品,除了一些带血的床单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外,其他的都可以消毒处理后继续使用。因为艾滋病病毒是脆弱的病毒,在高温和阳光暴晒后就可以全部被杀死,没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它传播的途径也只血液、母婴和性行为三种。“在我们看来,它只是一种与人体长期共存的慢性疾病,只要及时用药控制、科学预防,不会危及个人生命和他人。”张铮说。
对C先生突然陷入的窘境,张主任表示,很多艾滋病患者都在隐瞒自己的病情,有病了也都是自行来治疗,他们担心一旦被知晓之后,自己就会被孤立。这都是人们对艾滋病缺乏正确了解造成的,“也许,等全社会对艾滋病有足够了解的时候,艾滋病患者才不会背负沉重的心里负担。”张主任说,这需要更多的人去努力,去宣传防艾知识,去接纳艾滋病患者。
来源:生活报(ID:HLJ_SHB)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