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惠州相关部门在突击检查中,发现一家海鲜档存在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花甲”,结果显示抽样的“花甲”检验结果氯霉素含量为μg/kg,超出食品安全标准。随即,该区公安分局对该海鲜档负责人陈某采取强制措施,经审问,其供述销售的有毒“花甲”是从东莞市虎门沿江新富民水产批发市场购进的。3月10日凌晨,办案组在东莞警方的配合下对涉案商铺进行突击检查,在经营场所内查获用于添加到“花甲”中的涉案药物“氯霉素注射液”、涉案“花甲”和作案工具一批。办案人员依法对上述现场发现的涉案物品进行扣押,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在花甲中添加氯霉素并非个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发布的抽检显示,去年东莞市大朗奕秋海鲜档年10月26日销售的沙甲、东莞市大朗鹏协海鲜档年10月26日销售的花甲和沙甲,东莞市长安陈乃有鲜鱼店年10月24日销售的花甲、白贝和沙甲,均检出氯霉素。这种花甲对人的毒害极大添加花甲经营户为什么要添加氯霉素?水产品中如果被检出使用氯霉素,是为了养殖环节或者运输环节为了减少水产品发病率、延长水产品的存活时间。我国从年起,已经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氯霉素。氯霉素对人体造血系统的毒害极大,能使白细胞减少(特别是杀伤颗粒性白细胞),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可损害视力,引起急性中毒性表皮松懈症,使眼睑粘连及产生角膜瘢痕。而且对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影响更大。图片
来源:我们的东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