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虚”个词,但身体虚有四种表现,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表现不一样,调理也不一样,那怎么辨证自己属于哪种虚?又如何调理?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回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气虚
气虚指的是体内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症状,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语音低微、头晕目眩、舌体肥大、舌边有齿痕等问题,对此我们就要益气、补气。
2.阳虚
阳虚则是指机体阳气亏虚,温煦功能减弱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情况,表现为四肢冰凉、畏寒怕冷、精神萎靡、少言懒动、小便清长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温阳、散寒。
3.阴虚
阴虚指日久伤耗阴液,无法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候。常表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面色偏红、五心烦热、大便燥结,舌红苔薄等,而这种情况需益气养阴。
4.血虚
血虚指的是血液不足,导致脏腑器官失去濡养而表现的一系列症候,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唇色白、眼睑白、指甲发白等,而且伸出舌头一看舌淡、苔也白,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补气、养血。
好了,那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学会了吗?如果你有以上情况,那不妨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