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患病危害

与周围型肺癌鉴别错构瘤肺内最常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医院肺部小结节门诊

胸外科秦建军

放射科陈学军

肺错构瘤是肺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且多为单发,以周围型居多,以肺内孤立结节为特征的周围型肺错构瘤发病率占肺内孤立性病灶的第3位,约占5%~10%。占肺良性肿瘤的40%以上。

肺错构瘤常被误诊为肺癌或转移瘤,尤其是合并恶性肿瘤时更易被误诊等。周围型肺错构瘤因与支气管无关,故通常无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常在健康体检时为影像学检查发现。过去曾认为肺错构瘤是由正常肺组织不正常发育形成的瘤样畸形,所谓异常是指病变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排列或混合程度的差异。目前认为该肿瘤仅见于成年人,从未见于婴幼儿或新生儿,因此不能说是发育异常。且该肿瘤内含有间叶组织来源的软骨、脂肪及纤维成份,而且具备肿瘤生长的特征,因此应属于良性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

依据瘤内纤维、软骨、脂肪组织所含的比例不同,可进一步将错构瘤细分为软骨性错构瘤、软骨性腺瘤、软骨瘤和间质瘤。

肺错构瘤的CT表现

由于肺错构瘤的组织学特点形成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

3.2.1部位、大小、形态

肺错构瘤按部位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周围型占绝大多数,多位于胸膜下无血管集中征、胸膜凹陷征,且多为单发,中央型常伴发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强。一般认为肺错构瘤大小直径小于6cm,平均2~3cm多见,偶有巨大肺错构瘤直径7~10cm。形态常有球形、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可有分叶,无卫星灶,可见血管影进入病灶内,多由分叶处进入,较少见毛刺征。

3.2.2密度

由于肺错构瘤多由脂肪和软骨组成,一般认为CT扫描诊断肺错构瘤的主要价值在于检出其中的脂肪及钙化,其结节内往往以脂肪为主,但仍有大约40%~50%的错构瘤不出现典型钙化及脂肪密度。qu0-*,百拇医药

3.3肺错构瘤的CT诊断要点

①病灶边缘光滑,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毛刺征极少见,可有浅分叶征。②病灶多小于6cm。③肿块多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多有脂肪密度区,为其典型CT表现。④病灶内钙化为斑点状或斑片状,典型钙化为爆米花样。⑤肿块多位于肺内,少数可靠近肺门,亦可位于气管腔内,肺门、纵隔无肿大淋巴结。⑥增强后肿块无强化或仅轻微强化。⑦随访病灶生长缓慢但会逐渐增大,钙化逐渐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近40%的错构瘤无典型的脂肪或钙化等表现。

3.4鉴别诊断

由于实际工作中肺错构瘤的CT表现不十分典型,因此经常有误诊,伍建林等报道,25例中误诊9例(36%),其中误诊肺癌者6例,结核球者1例,其他2例。Sieglman报道13例肺错构瘤,1例误诊为结核球,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错构瘤更难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

3.5肺错构瘤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球的主要鉴别要点

3.5.1周围型肺癌

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女发病率接近,吸烟史可供参考,病灶以软组织密度为主,边缘分叶和毛刺,较大者内见坏死、囊变的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小结节堆聚,少见钙化灶,无包膜强化。

3.5.2肺结核球

多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或基底段,病灶类圆形,边缘光整或可见长毛刺,周围可见卫星灶,其内主要为干酪样物质,通常CT值低于软组织,可见砂砾样钙化或不规则钙班,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仅见包膜强化,随访中病灶不增大反而缩小。

3,5.3转移瘤

恶性肿瘤病史,无脂肪组织,少见钙化,增强扫描一般有强化,而错构瘤一般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总之,利用薄扫和HRCT并结合增强是诊断错构瘤的重要手段。

病灶内钙化

病灶内部脂肪密度

无钙化、无脂肪密度等典型表现的错构瘤

体检发现左肺下野小结节2年(薄层扫描和增强显示脂肪密度与轻度强化)

医院肺部小结节门诊

文中所有影像资料均来自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hbwh/12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