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诊断原因

老龄事业发展需做好体系建设

老龄事业发展需做好体系建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是一个全球现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在参加"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根据联合国数据,到2050年全球的老龄人口会到达20个亿,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王一鸣说,我国上世纪末进入老龄社会以后开始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做好中国老龄事业,需要做好8方面体系建设。  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鲜明  王一鸣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非常鲜明。中国老龄化人口范围巨大。2012年为1.94亿,今年突破2亿,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这个现象在全球独一无二,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特别快。王一鸣表示,随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育意愿的变化,我国生育率在大幅度回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比其他国家快。这就使得我国用2哪家医治白癜风医院好、3十年的时间要完成其他国家经历7、8十年的老龄化进程。  "中国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特点也非常鲜明。"王一鸣表示,去年我国人均GDP刚超过6000美元,整体经济实力仍较薄弱,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能力仍有待加强。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农村的老龄化更加突出。"王一鸣说起他到农村调研时候的经历和感触,"前些天我去了几个村落调研,几近看不到50岁以下的人口。村支书跟我说,担心20年以后谁来种粮食?农村只有老人和孩子,问题特别突出。农村有五千万的空巢留守老人,农村的社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于城市,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王一鸣认为,中国2020年要进入小康社会,205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往后走中国还要继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个进程中,始终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人口老龄化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谋划。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开始显现  "从最近两年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开始逐步显现。"王一鸣表示。  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人。"劳动力开始绝对减少,这可能是拐点性的变化。"王一鸣表示,随着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家庭、社会、国家用于养老的支出会持续增长,这就会带来储蓄率的着落。储蓄率着落自然将会进一步带来投资率着落,对中国经济增长一定会构成影响,会进一步下落经济的潜伏增长水平,并对经济社会构成全局性影响。  王一鸣也全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积极作用:经济不能靠资源要素驱动,一定要靠知识、技白癜风是怎样得的能这类人力资本投入;老龄人口也积累了相当的人力资本,他们有很丰富的知识和经历,对经济发展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王一鸣表示,老龄事业作为中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摆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要位置。"中国的老龄事业未来还需再继续提升,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层面去掌控,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王一鸣说。  未来老龄事业发展需做好8方面体系建设  王一鸣认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未来的征程还很长,要做的事也非常多。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同时,还要落实八个体系建设。  首先,要以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为抓手,逐步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主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老龄保障体系制度设计上是全覆盖的,但实际上,制度预期和制度实践仍有差距。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信息不完全透明,效率相对较低。扩大覆盖面,进一步优化体系,是老龄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需要完善的方面。  其次,养老服务体系要以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和发展养老服务业为抓手,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王一鸣认为,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为主,心灵慰藉方面较弱,包括子女对老人的心理慰藉,资源和服务也较薄弱。  再次,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应以增强健康意识和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为目标,逐步完善以老年人保健、康复护理和长时间照料为主的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而在老年人社会管理体系方面,应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以老年人权益保障、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老年人资源开发的社会管理体系。  另外,应以提升老年工作行政效率和促进老年人组织有序发展为目标,逐步完善以老龄工作行政管理、组织行业管理为主的老龄工作体系。  在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方面,王一鸣认为,包括如何发挥社会气力参与老年事业的作用,用好市场机制,健全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为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老龄事业发展投融资体系方面,王一鸣认为,现在对老龄事业的财政投入已有增加,未来应更多发挥市场融资能力,创新融资工具,使老龄事业发展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老龄事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因中国城乡区域的差异非常大,王一鸣认为,要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为途径,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调和的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zdyy/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