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重症肌无力”,人们往往很害怕,因为病名中有“重症”两个字。其实,“重症肌无力”大多不是“重症”!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crisis,MC)是重症肌无力在起病或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呼吸肌严重受累,表现呼吸无力或衰竭、低氧血症,需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MG胸腺切除术后,需要延迟拔管及机械通气超过48h,也应考虑为MC。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就是肌肉易疲劳或无力,轻者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看东西双影)、说话费力、吞咽困难和轻度肢体肌无力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球麻痹(一种严重的神经症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症状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肌无力可逐渐发作或迅速发作,可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
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原因
严重的呼吸肌或延髓肌的无力会导致呼吸困难,即产生MC。主要原因有:
(1)全身疾病未有效控制(如感染、低钾血症等);
(2)MG症状未获得有效控制(如药物剂量不足、过量或未达到起效时间等);
(3)某些对肌力有影响的药物:部分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大环类脂类、喹诺酮类、氯喹和萘啶酮酸等)、肌松药、苯二氮卓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含碘的造影剂;
(4)接受某种手术等;
(5)其他如精神因素、高温、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是MC的诱因。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
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MG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率54%-94%,但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危象(post-thymectomymyastheniccrisis,PTMC)。根据MC发生的诱因机制及PTMC发生的预测因素,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以减少MC。
1.控制全身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低钾血症、改善甲状腺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恰当治疗MG,如从小剂量溴吡斯的明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若剂量mg/天,可适当给予口服激素。
3.避免使用易致MC发生的药物。
4.避免精神过于紧张,保持环境舒适,必要时需要心理干预。
5.胸腺扩大切除术是危象的诱因,也是预防危象发生的手段,尤其是初始表现为全身型、AchR抗体及MuSK阳性的MG患者。因此对MG患者,尤其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改善,治疗MG同时也降低MC的发生率,但我们仍需重视PTMC。
注:本图文根据网络文章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感谢!
关于公司
西安力邦医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慢性病检测、监测、治疗、康复、AI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及云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生态闭环链。项目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与线下智能穿戴、智能设备紧密结合,打造符合慢性病的预防、教育、干预、治疗、护理及康复全过程的“智慧慢病管理云平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