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语音版
望闻切问是中医诊断的方法。色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察颜观色不但医生能用,我们也可用于自查病。掌握好色诊,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健康摄取第一道的屏障。
中国人以红黄为主色。各人都有其常色,五脏有其正色,四时有其时色,各部位有其位色。病色是在明亮的间接日光下观察到的非常、非正、非时、非位,太过不及之色。
观色要在远距离第一眼印象的基础上,由形到色,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竖三横转一圈的顺序诊断。(见下图示)
病色以有神、明亮、润滑、光泽为轻,暗滞、干枯、污浊为重。 病色有虚实、表里、寒热、阴阳之分。白为虚、红为热。 心肝脾肺肾,各有其色,白为肺、红为心、黄为脾、青为肝、黑为肾。 望诊要多种诊断综合考察。面色只是其一。面部还有眼、唇、舌、耳,也要仔细观察。本博只讲面,眼、唇。
望诊基础:脏腑在面部的分部(下面两图互相参考,灵活应用)
以下为首都医科大学王鸿谟教授讲座摘录
三停五眼法:上中下横向分三等份,纵向分五等份,每等份约合一只眼睛的宽度。
不正常的脸型:
1.上停太大:为脑型,祖上有精神病,或该人中年以后易患精神病。
2.中停太大:为呼吸型,易患呼吸系疾病。
3.下停太大:为消化型,易患消化系疾病。
自我色诊三原则:用自己的手背、脖子颜色与脸色相对照,如有颜色变化,便可考虑是病色改变。观察脸色需要远近结合,中医特强调远望,距十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面部分区:一竖、三横、绕一圈。在这些部位分别对应内脏及身体部位的表现区域。
一、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
二、不正常面色:
1.气色太过:脸色变深、变浓了。可能是实证。
2.气色不及:脸色变淡、变浅了。可能是虚证。
3.色不应时:脸色会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随四时变化,非其时有其色。
4.色不应位:如红色应在颧颊,如果该有其色的地方没有该颜色,便是色不应位。
5.一色独显:面上正常的颜色不同时显现,而是独显红或黄色。
6.特色显现:面上正常的颜色不显现,有其它颜色显现。如灰,如黑。
(一)面色发红:说明体内有热。实热证的红是满脸通红,如热病发热,血压上升,肝阳上亢。
1.眉间发红:肺有热。见咳嗽,吐黄痰,鼻塞,流黄涕,口渴。
2.内眼角发红:心火盛。见脾气急,睡眠差,多梦。
3.鼻梁发红:肝火盛,脾气大,急躁易怒。
4.鼻尖发红:脾胃火大,忌食辛辣香燥之品。
5.颧骨发红:为浅红色、嫩红,肺有虚热。下午到傍晚上红,脾气起急。
(二)面色发黄:说明体内有湿。面色发黄,咽部不适,心情烦闷。
1.面色发黄发干:叫萎黄,是为脾胃两虚。为长期病变所致。
2.面色又黄又喧:喧指如刚蒸的馒头,为脾虚湿盛。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水肿。
3.眉间发黄:痰气交阻。有胸闷咽堵,为痰湿,痰气交阻,是为梅核气,即今天说的神经官能症,可吃行气化痰的药食,保持心情舒畅。
4.鼻尖发黄(淡黄):脾气虚。饮食无味,纳食不下,食入即胀,大便泄泻,伴有消瘦。
5.鼻梁发黄:脾虚有湿。
6.鼻翼发黄:胃气虚。饮食或有味,饮食能下,但食下不适,大便不畅。
7.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增高,面上黄而暗浊,有斑块晦滞如脏洗不去,年纪大了,褐质脂代谢障碍,血脂高,粘稠度高,脸上便有老年斑。
(三)面色发青:为青紫色,说明体内有瘀滞。鼻梁发青:为气滞、血瘀:为肝病、寒证,为痛症,为惊风。
1.鼻尖青紫:肝气不疏。可见两个极端,或为气血运行不畅,小心眼,自疑,没自信心,老想不开;或心情烦躁,脾气性格见肝火大,急躁易怒,脾胃运化出现胀气,噫气或可舒减。喜欢叹气。
2.脸部青色:慢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肝癌。
3.下眼睑有一种青紫色,女性必须考虑有没有月经的病,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多血块。
(四)面色发白:白色是黄种人,尤其是女性追逐的美丽,认为一白遮百丑。
但白到面如敷粉,目如晴波,眼白得发蓝,便不正常,有贫血的症状了。是血虚的表现,血虚:心慌心悸,头晕,睡不踏实,多梦健忘,四肢发麻,妇女还会出现月经减少,月经后期。血虚脸上是淡白色,血虚越严重,脸越白,血虚到血脱的人,脸上一点润泽都没有,又干枯又晦暗,如墙上的白灰一样,中医叫:夭白。
1.眉心发白:心气虚,心血虚。心气虚,白而发暗;心血虚,白而干燥。
2.鼻梁发白:肝血虚,睡眠不安,有恐惧感,梦也恐惧,说梦话,甚至梦游。宜补肝血,养肝阴。
(五)面色灰黑:正常的黑色常显现在太阳穴垂线与鼻平线交点肾区,黑而隐隐润泽,中年后呈淡淡的灰黑。凡有病的黑色,是不明亮而晦暗,不润泽而干枯,不含蓄而暴露。
1.满面黑色或局部黑色,为肾病征象。两颧黑,为肾虚。人到中年后都有轻微的肾虚。
2.鼻梁发黑:为肾虚、水饮、血瘀。
3.两颧焦黑瘦削,甚至每天下午和前半夜出现虚热,盗汗,为肾阴虚。
4.面色灰黑而两个下眼睑又有浮肿的,是肾虚而有水饮。如果不及时治疗,全身就会出现水肿。
5.下眼睑有一种青黑色,必须考虑有没有月经的病,特别是痛经病。
6.如果灰黑形成了一个灰眼圈,是不是生活缺乏规律性,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都会出现灰眼圈。
中医认为:子时,午时是阴阳沟通的时候,人应该平卧休息,才容易恢复精力。
7.面现灰黑带黄,呈古铜色,便是肝硬化的表现。
8.脸色灰黑,口唇青紫,为体内氧气不足,是慢性心肺病的表现。
9.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猝死。可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急速减退有关。
开始分述:脸部发黄
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下一种黄色了,那是病色。(如下图)血脂偏高,会使脸色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脸的时候有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做黄而暗浊。(如下图)
淡黄色在鼻尖是脾气虚,病人不愿意吃饭,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就涨,不吃不涨,吃完就涨,很可能还会大便失常。他也会逐渐消瘦。(如下图)
如果淡黄色出现在两侧的鼻翼,那是胃气虚,胃气虚的人虽然想吃,但是他吃不下吃不多,吃进去了之后就难受,而且不消化。(如下图)
两个眉毛之间和眉毛上方黄而发暗、发乌,这是痰湿。这种情况下,把心情保持好,另外吃一些行气化痰的药,就会逐渐逐渐地痊愈。(如下图)
脸色淡黄,而且还发干,是脾胃虚弱。应当吃补脾的药物。(如下图)
如果脸上又黄又明亮,说明病人不久之后会发生水肿。(如下图)
脸部发红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一种红色了,而且特别明显,那这个红就是病色。
满脸通红,说明正在发烧,或者血压正在升高,那么肝火上延了。这是实热,必须用清热解火的方法去治疗。(如下图)
如果满脸苍白,而在颧颊的部位上出现了一道,或几道娇艳的红色,那是真寒假热。两颧嫩红说明有虚热。(如下图)
两眉间出现红色说明肺有热。(如下图)
内眼角出现红色说明心火太生。(如下图)
如果鼻梁上出现红色说明肝火太旺。(如下图)
如果鼻尖发红说明脾胃火大。(如下图)
脸部发青鼻梁部位发青,发紫,是肝病;脾气不好。(如下图)
两下眼睑出现了青紫色,月经推迟,肚子疼、腰疼,甚至于大腿面疼,这叫做痛经。月经的颜色偏暗,月经里面有血块。
脸上青色,慢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肝癌。(如下图)
最后发展到一种青中透黑,黑中透黄的颜色,那么这个时候肝病已经进入了晚期。(如下图)
脸色发青,口唇也青紫,是心肺疾病已经比较严重。(如下图)
脸部发白天生的白皮肤里面有红色,是红白隐隐。天生的白是明亮的白,润泽的白,含蓄的白。得了病之后的白色,不是明亮的而是昏暗的,不是润泽的,而是干燥的,甚至于是干枯的。
白色出现在两个内眼角之间,代表着心气虚、心血虚。心气虚是白而暗;心血虚则白而干燥。(如下图)
白色出现在鼻梁骨的最高处,是肝血虚,病人往往是睡眠不安,梦特别多,而且经常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做梦也都做的是恐惧的梦,有的时候说梦话,有的时候甚至于会出现梦游的情况。他还会出现两个眼睛干涩,眼泪减少,而且一到了傍晚往往看不清东西,视力下降,这些人在处理事物的时候往往是小心翼翼,但是拿不定主意,那么这是因为肝血虚的缘故。(如下图)
血虚的脸色是淡白色,血虚越重,白得越重,到了血脱,脸上就一点亮都没有,一点儿都不润泽,又干枯,又昏暗,就像墙上的白灰一样,中医叫做“妖白”。血虚是血液不足,血虚的人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头晕,血虚的人睡觉不踏实,多梦,忘事,四肢发麻,妇女月经减少,月经后期。(如下图)
脸部发黑黑色如果是明亮而润泽的,这是允许的。不明亮而昏暗,不润泽而干枯,不含蓄而暴露的黑色,都属于病类的范围。满面黑色,或局部出现了黑色,首先是肾病的征象。
黑色显现在两个太阳穴垂线和鼻底水平线交点,是肾病。(如下图)
有时,黑色还会显现在颧骨,这是肾虚。黑色甚至于会出现在两个眉毛的上方。(如下图)
肾阴虚的人是焦黑而消瘦的,两个颧骨高耸,两颊瘦小,每天下午和前半夜虚热,盗汗。这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一般发生在年轻,有生殖系统病症的人。(如下图)
灰黑色而两个下眼睑又有水肿的,有肾虚而又水饮,病人往往很快在身上也会出现水肿。(如下图)
如果下眼睑青黑色而又没有肿胀,可考虑月经的病,特别是痛经病。(如下图)
灰黑形成了一个灰眼圈,是生活缺乏规律性。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都会有灰眼圈。(如下图)
在子时和午时,双眼闭合的时候,由阴跷脉和阳跷脉交通,人体的阴阳之气可以交接,人体的体力可以恢复,所以中医认为要睡子午觉。午时是指中午的11点到1点,子时是指晚上的11点到1点,这两个时段一定要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这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果长期不睡子午觉,那么人体生命力就会受到损失。表现在脸上,就会出现黑眼圈。(如下图)
脸色灰黑,口唇青紫,很可能是慢性的阻塞性的肺病。当体内缺氧的时候,会出现脸色灰黑、口唇青紫。(如下图)
两千年前的中医古书《内经》说“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猝死”。在左或右眉毛的上方,出现了像拇指肚大一块的黑色,尽管病人没有任何症状,也很可能会突然死亡。这种黑色的出现,很可能是肾上腺皮脂功能急速减退所引起的危象。(如下图)
一些老人,由于(褐脂值)代谢障碍,脸上就会出现老年斑。老年斑是血脂代谢的失常。一是少餐;二是提倡素食,尽量不吃高脂肪的食物,尽量的少吃肉食,特别注意绝对不可以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太高;第三,要加大运动量。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脂的含量,有助于脸色的斑逐渐变暗,而且新生的会逐渐减少。
延伸阅读:人体内的旅行(灵性电影)从生到死有多远?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了解身体的智慧与伟大!《人体内旅行》是年9月16日在美国上映的纪录片,由MartinWilliams执导,HowardWard担任旁白,Ellie-JoBrooks、MalcolmDavey等参与演出。该片展现了在从幼年、青年、成年到老年过程中,人体是如何运作、成长和成熟的。
《人体内旅行》带领你深入人体肌肤,展现我们的身体从第一声啼哭到老年死亡的奇妙变化过程,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奇妙的生物系统。
《人体内旅行》的制作团队和《子宫日记》的相同,他们利用目前电视中还没用过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技术,探索了人体每天发生的成长故事。
制作人员采用显微摄影技术、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心脏断层(CT)显像技术,展现了从幼年、青年、成年到老年过程中,人体是如何运作、成长和成熟的。
这是人一生从外部到内部的旅程,探讨了感官及其运作,大脑发育、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细胞分裂、骨质的硬化和更换、身体死亡,等等。
灵活的摄像机追踪了食物的消化过程(从嘴巴进入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血液循环系统(从心脏到静脉、微血管)和脂肪在腹部与肠道的聚集。
还包括人生的许多选择,如锻炼、喝酒、抽烟、听嘈杂音乐、压力等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功能和健康的。
从第一声啼哭到最后一口呼吸,我们的身体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外界的每一次刺激,都会使皮肤、骨头、器官、肌肉和细胞发生反应。我们一生中平均呼吸7亿次,成年骨架每7-10年更换一次,每分钟死掉3万个皮肤细胞。我们吃的食物从口至肛门经历了9米的旅程。
制作人员使用先进的微型显微高清晰摄像机,放进嘴巴、喉咙、心脏、肺、食道、大脑、生殖器官中,展现了我们的身体是如何、为何这样运作的。
在分钟的时间里,引人入胜的影像记录了人体成长的每一个细微的时刻,使我们了解自己的个体变化和人类的共同经历。
高品质延伸阅读:
钱学森: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
中医师望诊绝技(珍藏版)
中医子午流注养生法,图文并茂,透彻解读
面相手相一看就会,自断吉凶不求人!(附:中医望诊歌)
针灸急救,被淡忘的最好急救术(治痛三则+19种针法)
翘臀和骨盆前倾,你能分清吗?(附骨盆前倾复位矫正法)
不要把腰痛都推给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按摩正骨手法秘诀——秘中秘!
老中医一绝,刮手指治百病,99%的人不知道!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振聋发聩,引人思考)
五官变化的神奇暗示,与你有关!
中医与风水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你不知道的中医音乐疗法(附福利下载)?
点赞支持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