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诊断原因

霉菌病对养禽业的危害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病,鸡、鸭、鹅、鸽、火鸡及多种鸟类(水禽、野鸟、动物园的观赏禽等)均有易感性,以幼禽易感性最高,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而在成年家禽常只是散发。出壳后的幼雏在进入被曲霉菌严重污染的育雏室或装入被污染的席篓或装雏器内而感染。48~72h后即可开始发病和死亡。4-9日龄是本病流行的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2~3周龄时基本停止。

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曲霉菌大量繁殖。引起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霉菌孢子被吸入经呼吸道而感染;发霉饲料亦可经消化道感染。

孵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霉菌孢子容易穿过蛋壳侵入而感染,使胚胎发生死亡,或者出壳后不久即出现病状,也可在孵化环境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养禽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和温度比较高,很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垫料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日温差大,通风换气不好,雏禽数量多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进发生。同样,孵化环境阴暗、潮湿、发霉,甚至孵化器发霉等,都可能使种蛋污染,引起胚胎感染,出现死亡,导致孵出不久的幼雏出现症状;或者,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使幼雏通过呼吸道吸入曲霉菌的孢子而感染发病。

鸡曲霉菌病-临床症状

气囊霉菌结节图册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2~7天,人工感染24h。1-20日龄雏鸡常呈急性经过,成年禽呈慢性经过。

雏鸡开始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不爱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闭目、嗜睡状,对外界反应淡漠,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喘气,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如将小鸡放于耳旁,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响,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咯咯声。少数病鸡,还从眼、鼻流出分泌物。后期,还可出现下痢病状。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昏睡死亡。病程在1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放养在户外的鸡只,对曲霉菌病的抵抗力很强,几乎可避免传染。

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作者在大群观察约5%左右。病鸡结膜潮红,眼睑肿大,通常是一侧眼的瞬膜下形成一绿豆大小的隆起,致使眼睑鼓起,用力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些鸡还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慢性多见于成年或青年鸡,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羽毛松乱、无光,喜呆立,逐渐消瘦、贫血,严重时呼吸困难,最后死亡。产蛋禽则产蛋减少,甚至停产,病程数周或数月。

鸡曲霉菌病-病理变化

肺部霉菌病变图册

鸡曲霉菌病曲霉菌病的病理变化比较特征,其病理变化与不同菌株、不同禽种、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差异,一般而言,主要见于肺和气囊的变化。

在肺脏上出现典型的霉菌结节,从粟粒到小米粒、绿豆大小不等,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散在或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肺脏组织,结节被暗红色浸润带所包围,稍柔软,有弹性,切开时内容物呈干酪样,似有层状结构,有少数可互相融合成稍大的团块。肺的其余部分则正常。肺上有多个结节时,可使肺组织质地变硬,弹性消失。时间较长时,可形成钙化的结节。

气囊

最初可见气囊壁点状或局灶性混浊,后气囊膜混浊、变厚,或见炎性渗出物覆盖;气囊膜上有数量和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有时可见较肥厚隆起的霉菌斑。作者曾见到气囊上的菌斑约贰分硬币大小,呈圆形、隆起,中心稍凹陷似碟状,呈烟绿色或深褐色,用手拨动时,可见粉状物飞扬。腹腔浆膜

腹腔浆膜上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与气囊上所见大致相似。鉴别诊断幼禽急性病例时,要注意与雏鸡白痢、雏鸡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的区别,除一般症状和呼吸症状有相似之处外,病理剖检变化和病原学检查即可区分开。霉菌性脑炎的病例,其神经症状要与雏鸡脑脊髓炎、雏鸡新城疫等区别。

预防:三洋锦森霉可净或高效美因净拌料效果极佳!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zdyy/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