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师接管的一位患者,让我想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健康教育问题,感觉相当严峻,解决偏远地区医疗保险问题很迫切,势在必行。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病例:
这位患者,顶着一大块皮肤破溃的前额,右眼也因肿瘤侵犯失明,说实话每次去查房,给我的感觉是“惊悚”二字,恕我不专业和对患者的不尊重,当时我真是想到了生化危机里面的“丧尸”。这是一例令人惋惜的病例:患者其实年就发现前额有无痛性肿物,后来逐渐增大,医院接受的治疗不够正规加上自己的不重视,症状反复发作,断断续续的就诊。到了年底才系统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基地细胞癌。这个时候的他,前额顶部、双侧眼睑、右侧内眦、鼻根、鼻背皮肤溃疡,上唇和右侧鼻唇沟皮下软组织增厚,考虑恶性病变。目前,正在做前额部的放疗。
这位患者之所以迟迟不愿就诊,导致恶化的病情,其原因是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和普遍农民伯伯一样都是“小病不治,大病靠扛”,很多疾病到就诊的时候就非常棘手了。
其实身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像我伯父就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他也是就医意识淡薄且观念落后。伯父因为三四天没有大便,腹胀腹痛、严重呕吐的情况下,才勉强肯就诊。入院后,梗阻解除压迫,并行肛门造瘘术。结合术中情况、全腹和胸部的CT检查,伯父肝和胃都有大块转移,这是一例非常晚期的直肠癌患者。如果不是主治医生再三交代了病情,还有作为肿瘤医生的我,残酷地告知家人伯父的生存期时间,全家人都不会相信伯父疾病的严重性,因为伯父平时身体非常健康。
手术后的伯父,每天携带两个引流袋(一个人造肛门,一个腹水引流),伯父痴痴的望着两个令人生烦的袋子感叹道:以后肯定干不了重活了,在家养养鸡、鸭都是一种幸福,确诊第二年年初,伯父如预期的时间离我们而去。伯父临终前,就如同一副骷髅、颜容枯槁,一双散光的眼神深深陷在眼眶内。他念念不忘要做肠道改道术,其实他体内直肠部还有10多公分肿瘤已经无法切除,每天起码引流出一两袋暗红色的腹水。
直肠癌其实是一种预后挺不错的肿瘤,结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5年、10年的生存期非常常见。后来我特意去拜访我们村那家唯一的诊所,郎中说我伯父其实半年前就有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常常来就诊抓药。郎中曾苦口婆医院检查,因为他意识到问题没那么简单,多次决绝开药。
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环境差这是硬件问题,然而就医意识差就是国家和医护人员对大众的健康教育不够。就拿我们村而言,可以说家家户户基本是奔小康的农村家庭,虽然只有一家毫不起眼的诊所,可比那些跋山涉水、两三天的赤脚路程才能出来就诊的山区人民还是要好很多。
如何改善偏远农村健康教育问题?
1合理利用媒体这把双刃剑偏远农村当然不会像我们手机中安装各种APP、平台、订购新闻端口等,但是很多偏远农村都有了电视和网络。有些地方小台,因为没有收视率的保障来吸引厂商入驻广告,就剑走偏锋轮番轰炸各种医药广告:某某神奇减肥药一个月瘦下10几公斤;某某民族遗传偏方能治疗治愈高血压、糖尿病;某某药水一喷一梳就能拥有乌黑亮发。有些广告还是半小时的轮番重复播出,邀请某某大学的著名教授坐阵,各类型患者亲自分享用药体验。我们医护人员一看就忍不住发笑,一个泡脚水能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盘突出、偏头痛等一系列疾病。然而很多普通人无法辨别这些药物的真假,更不懂疾病发病机理。
所以,国家政府有必要整顿这些唯利是图的奸商,再是很好的利用电视这个平台,播放一些常见疾病的健康知识普及。
2让公益行为和健康宣传亲自走进农村公益行为和健康宣传走进农村,这些是我村最近几年的改变,看到这里感觉欣慰。经常听妈妈唠叨,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又在我们村搞义诊活动。义诊医生经常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格、B超、心电图等检查。村里就有好几位老人被检查出白内障,并享受了做手术的优惠政策待遇。我的婶娘义诊查出卵巢巧克力囊肿,也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手术。经常还有很多免费的宣传手册,内容包括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自己如何做一些简单体格检查等。正是这些免费的义诊和宣传手册走进农村,村民才愿意参与其中,他们被动灌输各种医疗知识,潜移默化,落后的观念才慢慢扭转。
偏远地区医疗状况的改善,任重道远,但不能因为任务艰巨而不去触碰,虽然有些都是你个人医学生涯的一小步,众多一小步的汇集,对于整个国家医疗事业的推动可能就是一大步。
作者投稿周祥
,
广州医院
相关阅读点击了解:
当“看病=交易”,试问孰之过?
医生的冬天来了,春天在哪里?
基层卫生院——想说爱你不容易!
病人更相信亲友的医疗经验,医生,你怎么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