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饮食调养

公卫专刊从小到大,呵护每一处

<

从小到大,呵护每一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的“卫生堡垒”,领导通知所有医护人员进入紧急待命状态,不得外出,为疫情随时做应急准备。

何玲妹,多年在公卫中心从事一线临床工作,曾经作为应急梯队的一员,但因做过脑部手术,领导体谅她的身体状况,让其退出了梯队。可面对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大战役时,何玲妹主动请缨,申请进入应急病房。对于有十年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及熟悉应急流程的她来说,能完全胜任应急工作。

某天,在护理一位呼吸机危重病人时,由于患者大便次数多同时还在做血透,血透医生要求大便不能污染血透管,何玲妹及另一位护士只能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患者的粪便,但负压吸引的同时患者的皮肤又有可能破损,所以吸掉水样便后,何玲妹小心翼翼的擦拭皮肤,防止损坏患者肛周皮肤,几个轮回下来,她防护服内的衣服都能挤出水来,眼睛和护目镜全部布满水珠和雾气。抗疫到现在,小到患者的生活护理还是专科护理,何玲妹都游刃有余,每当看到患者的各项生命指针好转时,她的心中都充满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何玲妹的丈夫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作为医务人员的双职工,面对独守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每天抽空与家人视频,当听见家中宝贝问妈妈何时才能回家时,只能笑着说“妈妈在打病魔,等妈妈胜利了就回来,所以宝贝要替妈妈加油哦”。

抗击新冠至今,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何玲妹相信胜利终会属于奋斗的人们,她期待有天人们能摘下口罩,互相予以灿烂的微笑!

“凡”事都不平凡

平凡的岗位上总是存在着一群不平凡的人,在接到体检通知的当天,感染与免疫科的朱凡交接好科室工作,又紧接着安排好家里的一切事务,医院进行相关的体检准备工作。

朱凡有个一岁多的女儿,正是需要妈妈照顾的阶段,她让婆婆帮她照看女儿,以便能安心进入应急一线工作。此刻的她顾不得母子情深或是夫妻牵挂,她深知无论是作为护士还是作为母亲都应当身先士卒,成为榜样的力量。

在A3病房,朱凡负责了一位昏迷的新冠确诊患者,这是位高龄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几乎都有,病情十分危重,守护在他身边的朱凡护士时时刻刻都仔细观察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她知道,她就是连接希望的通讯人,承担着重要责任,多争取一秒患者生的希望就会更大。患者因为是昏迷状态,朱凡需要给患者每两小时翻一次身,以防皮肤破损,避免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平时简单的事,在这里困难却放大了好多倍,比如打针,带着双层手套,手感全无,带着护目镜容易起雾,但她必须克服这些困难。

每天即使再辛苦,朱凡想起她的女儿,都会觉得快乐,女儿每天都要跟她进行视频通话,用嘟嘟的嘴隔着屏幕亲吻妈妈的脸颊,此时,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坚持到底的力量,朱凡说,在A3的这段时间也是她与女儿分开最长的日子,在结束医学观察后,回到家,女儿抱着她紧紧不放手,以前喜欢和奶奶待在一起,现在反而更加黏她了,与女儿的小别收获了女儿对她更多的爱,工作中也让她收获了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无论是在应急还是日常的工作,朱凡和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在平凡的岗位,抒写着战疫中的不平凡。

原标题:《公卫·专刊

从小到大,呵护每一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ysty/15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