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网友麻麻私信我:“我是乙型肝炎的麻麻,在几年前看了你的科普文章,知道了孩子出生前后要积极地采取预防被病毒感染的防御措施,后来就按照这些办法去做,孩子现在已经3岁了,每年检测乙肝抗体的活性都很高,非常感谢您之前写的这类科普!”
每次收到这样的反馈,心里都会有种莫名的开心、激动和欣慰。因为感觉自己写科普的这件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枯燥的,而且是周而复始地去做,很多时候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一想到有的知识是真的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又再次有写下去的精神动力了。好了!闲话少说,还是回到科普正题上吧!今天说的内容是针对于乙型肝炎的育龄女性朋友,在怀孕期间和新生儿出生前后,都有哪些特殊的注意事项?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预防宝宝不被乙肝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的麻麻会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吗?传染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或者是分娩的过程中,都非常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研究发现,如果不做任何预防措施的话,传染的风险将会达到70%-90%。而且,新生儿一旦被病毒感染后,未来90%以上的孩子都会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会非常难治愈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孕妇不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妊娠后也不愿意主动去筛查,从而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所以,如果提前化验血,知道自己是病毒感染者,积极进行干预措施,就可以减少这种悲剧发生。2、感染乙肝病毒的女性怀孕时应注意哪些?感染乙肝病毒的年轻妈妈,通常一般都年龄不大,大部分人身体还处在免疫耐受期,这部分人又称为病毒携带者,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但是,在准备妊娠的时候,医院做全套乙肝病毒相关的抽血化验和B超检查,看看乙肝是否处于活动期。不属于活动期,没有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正常的进行妊娠。如果处于活动期,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加入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的话,如果使用的是替诺福韦酯,对妊娠无影响,可继续妊娠;如果使用的是恩替卡韦,可换成替诺福韦酯治疗后,继续妊娠;但如果使用的是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就不推荐进行妊娠了。请记住,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都得在妇产科大夫指导下定期进行监测。3、孩子出生后如何预防被乙肝病毒的妈妈感染?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妈妈,在新生儿出生后除了要接种常规的乙肝疫苗之外,而且还要在出生后的2小时内,在孩子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尽快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不能和疫苗接种同一个部位。同时,当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不要忘记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的第2和第3针。4、如果判断孩子是否成功的预防了感染?当3针乙肝疫苗都接种完了,请记住要在第3针接种后的个月,医院抽血化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看看是否阻断成功。如果没有接种成功,需要分成下面的3种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判断是否继续接种:婴儿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个月后随访,如果乙肝抗原阴性,同时抗乙肝抗体阳性,表明免疫接种成功。如果乙肝抗原阴性,同时抗乙肝抗体也是阴性,乙肝病毒核酸也是阴性的话,需要重复之前的疫苗接种程序。但是,也是我们最担心的情况,就是如果乙肝抗原阳性,且乙肝病毒核酸阳性,即为阻断失败,说明婴儿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按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随访。5、乙肝病毒的妈妈可以给孩子喂母乳吗?如果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后,那我们鼓励母乳喂养。还有,对于那种为预防母婴传播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妈妈,在分娩后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但是,如母乳喂养期间出现乙肝活动,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那就得停止母乳喂养了。参考资料: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今天科普就到这里,我是
儿科药师梅贰康,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青年委员,全网自媒体粉丝超过万,微博健康医疗最受欢迎医生。本文首发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如果麻麻们有儿童、哺乳期、妊娠期等用药的问题,可点击文章结尾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新浪爱问医生咨询平台(每月日、日、2日免费)。我的小助手V:mei2kang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