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CSD)是由汉塞巴尔通体,一种多形性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感染所致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美国发病率是9.3/10万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多见。猫作为巴尔通体的宿主,通过猫抓或咬人而致病。
丨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包括轻中度的流感样症状、淋巴结肿大。在皮肤被猫抓伤或咬伤后3~10天出现红疹、水疱或脓疱,1~2周后才出现淋巴结肿大。少见但严重的表现包括脑病、无菌性脑膜炎、骨髓炎、肝脾疾病、肺炎、胸膜和心包积液。
2.眼部表现猫抓病有5%~10%的患者侵犯眼睛,后节和神经眼科的异常多见,后节受累发生于1%~2%的患者,最主要的表现为神经视网膜炎,也可以表现为结膜炎。
(1)结膜炎∶感染后3~10天内出现,主要症状包括∶轻度异物感、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流泪。
(2)神经视网膜炎∶出现突然视力下降,发生在全身流感样症状出现之后2~3周,单眼视盘水肿多发,也可见双眼,可不对称,伴有周边视网膜脱离,然后2~4周后出现黄斑瘢痕形成。8~12周可吸收。神经视网膜炎可以伴有前节和玻璃体炎症反应。猫抓病也可以表现为散在、限局性或多灶性视网膜和(或)脉络膜损害,大小50~um。
原来特发性星芒状黄斑变性以及后来重新命名为Leber特发性星芒状神经视网膜炎,现在认为三分之二是汉塞巴尔通体感染所致。
(3)其他∶还可以有视网膜动脉和静脉阻塞、限局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脱离伴有视网膜炎,视网膜前膜,视盘炎性肿块,中间葡萄膜炎,视网膜白点综合征,眼眶脓肿,孤立的视盘水肿,和全葡萄膜炎。
丨诊断
猫抓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确诊。血清学检查包括∶
(1)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测定汉塞巴尔通体抗体的抗体,滴度1∶64为阳性,其敏感性88%,特异性94%。
(2)IgG酶免疫测定(EIA)的敏感性86%~95%,特异性96%。
(3)Westernblot试验。
猫抓病诊断通过单项检查,IFA、EIA检查IgG或IgM滴度阳性均可确定。其他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常需几周时间;皮肤试验敏感性79%~%,特异性90%~98%∶PCR技术检查细菌16S的rRNA基因或汉塞巴尔通体的DNA。
丨治疗
猫抓病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全身和视力的预后较好。有关抗生素对猫抓病的治疗效果尚无确切证据,但是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加快视力恢复。对于严重的全身或眼部表现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用多西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磺胺类等8岁以上的患者典型的方案是多西环素mg每天2次口服,持续2~4周,非常严重者,可以静脉应用多西环素,或者加用利福平mg每天2次口服,治疗延续至4个月。儿童猫抓病可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于复发性特发性神经视网膜炎,免疫调节剂的治疗可能有效。
梦想
激情
实干
lD:BigvisionA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