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染而死亡。
1.传染源病人和HIV无症状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泪液中。
2.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②共用针头及血源性途径;③母婴传播;④应用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被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意外感染等。
3.易感人群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者、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多个性伴者。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
2.无症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IV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出现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各种恶性肿瘤,直至死亡。
(三)辅助检查
HIV抗体阳性可确诊。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CD4+/CD8+比值<1.0。
(四)治疗原则
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强效联合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
(五)护理措施
1.隔离艾滋病期病人应执行血液/体液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2.心理护理艾滋病病人与普通病人一样,需要自尊和被人尊重需要爱和温暖,需要实现自我。护理工作中要注意细节,取得病人的信任。
3.预防感染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认真洗手,换药和做管道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接触性隔离,做好口腔、眼、鼻腔、肛周、外阴部的护理。
4.预防目前尚无预防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2)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3)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4)告诉病人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
5.健康教育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