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饮食调养

眼皮跳是财是灾认识面肌痉挛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眼皮跳是财?是灾?——认识面肌痉挛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眼皮跳,民间说右眼跳是财,左眼皮跳是灾,这是毫无根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跟眼皮跳有关的一个病—面肌痉挛。

医学上对于人面部、眼皮跳的现象,一般称为眼睑震颤或眼睑痉挛、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部不自主的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多呈阵发性,严重时可以出现痉挛性的抽搐。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

这轻微眼皮跳是因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眼睑眼轮匝肌的纤维部分受到影响而突然产生的一种反复颤动、痉挛的生理现象,可见于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多因睡眠不足、劳累、受凉等情况引起,休息后可以缓解。如果发作较频繁、持续时间长、跳动幅度大,连及眉毛、嘴角,成为面肌痉挛,需要及时就诊。

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生原因: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太亲近了,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刺激,神经纤维外膜受损变性,血管的搏动点燃了神经核团异常兴奋。血管是罪魁祸首啊!也有一些因为肿瘤压迫,面瘫后遗症出现继发面肌痉挛。这需要做头颅CT、核磁,确定颅骨、乳突血管神经的情况进行明确诊断。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人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面肌痉挛需要与双侧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面部多动症、咬肌痉挛、面瘫后遗症等面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进行鉴别。

面肌痉挛的治疗措施

药物:常用卡马西平、蚓激酶胶囊,备选药物为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配合甲钴胺、维生素B1口服。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可长期应用。

肉毒素注射:面肌痉挛属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面部注射肉毒素,可以有效缓解痉挛。90%以上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1~8个月,大多集中在3~4个月,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如需再次注射,两次治疗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且注射后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不良症状。

手术:口服和注射药物,不能很好的控制及根治痉挛,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能根治此病的有效方法,但这属于开颅手术,术后也会有后遗症的风险,比如:面瘫、听力下降、眩晕、皮下积液。术前要做风险评估,术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

面肌痉挛拖延日久治疗有难度,因此在发病初期需要观察。因精神疲劳造成的症状,可以短暂自行缓解,如持续3-7天连续痉挛,不能自行缓解者,医院就诊。

面肌痉挛中医称为“痉病”、“眼睑瞤动”、“筋急”、“瘈疭”、“面风”、“筋惕肉瞤”的范畴。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六淫邪气侵犯人体,造成气血筋脉不通;饮食起居不调,日久损伤人体正气,筋脉失于濡养所致。

面肌痉挛发病初期以实证居多,乃为外邪侵袭、情绪不舒,引动肝风所致。

1.风邪的特点:“风胜则动”“风善行数变“,眼目瞤动,休作无常、乍跳乍止。

寒“寒则收引”“寒则凝滞”风寒入脉,筋脉阻滞,故面部拘急发紧,遇冷则重。

治以疏风散寒,活血止痉。

2.生气着急,暴怒伤肝,风阳上扰,故情绪紧张、生气时发作频繁。

治以平肝熄风,通络止痉。

迁延日久,气血不足,血虚生风,故压力大,紧张,熬夜、疲劳时发作频繁。

面肌痉挛的表现为风动之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肝风内动”贯穿始终。

中药针灸:

根据发病的病因病机,运用疏风散寒、柔肝解痉、温通经脉的治疗原则,结合局部血管神经解剖部位取穴,运用毫针针刺、火针、红外线、穴贴、放血等不同手法,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痉挛,疗程以发病时间长短确定,初短期发病者,3-10次可愈。发病长者1-3个月为一个疗程,针灸隔日一次。重者配合中药“息风解痉汤”,中药每日一付。

针灸中药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

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拥有多位专家,传承了金针王乐亭、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等针灸大家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希望为大家解除病痛。

本文参考: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ysty/11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