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快评:“十项决定”熔化文化产业坚冰
过去,影视报刊电台等文化产业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一直充当着政府喉舌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而配套的文化领域改革却停滞不前。这类现象近年来仿佛有所减缓,文化产业这块“坚冰”正在逐步熔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后一块市场蛋糕。
新近由国务院颁布的“十项决定”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作出明确的指引,可以视为文化产业全面开放的一个铺垫和过渡。其实,文化产业这些年来一直在低调进行探索改革,文化市场已渐次开放,非公有资本的准入门坎也在下降。但是,像这样大张白癜风原因旗鼓在媒体上宣扬尚属首次,这表明政府已痛下决心开放最后一块处女地,这对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外资无疑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举措。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开放的步伐迈得谨小慎微,这看似对行业的保护,实际上却致使这片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苗体质羸弱,竞争力低下。电影院投资放开了,我们就看到:一边厢是民营奢华影城人满为患,一边厢是国有老影院门可罗雀。咫尺之遥却判若云泥;音像发行开放了,曾名动一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时的国营音像企业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民营音像业则势如破竹。
事实上,此前对文化市场的许多限制一直遭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为难。你不让外企进入吗?我就在国内找个公民注册一家民营企业到达“曲线救国”。一味梗塞不如顺手推舟,这次颁布“十项决定”,没有弄一刀切,而是从实际动身,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政策指引,明确了国家鼓励、允许、限制和制止投资的项目,一方面为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市场提供了章法和根据,扫除障碍和阴霾。一方面,也是对文化产业打破过往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
“十项决定”,是政府部门以动真格的姿态,给业界施以无形的压力。面对行将消失的保护伞,改革之路怎样走?是加快内部改革,强体健身,以抵抗外来狼的入侵?还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觅战略合作伙伴,与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