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睑病 > 联系医院

眼睑连带运动异常性疾病和手术治疗

  白萍、李妍、医院、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

  眼睑连带性运动异常性疾病主要包括眼睑-眼球连带性运动异常和眼睑-咀嚼连带性运动异常,眼睑-眼球连带性运动异常是临床上罕见的的疾病,为第三神经错向所致,又称第三神经错向综合征;表现为上眼睑位置随眼球运动出现大小变化,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外观,有关于该病的以斜视治疗为主的报道,而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同时治疗上睑下垂和消除眼睑、眼球连带性运动异常未见报道。眼睑-咀嚼连带性运动异常又称MarcusGunnsyndrom,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无明确阐述,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经核的翼外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域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或由于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生运动支的联系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患者上眼睑随着咀嚼运动而出现明显的大小变化,平时呈下垂外观;采用提上睑肌节制韧带水平高位切断联合额肌悬吊术矫正下垂,取得良好效果。

  典型病例1第三神经错向综合征

  患者,邢xx,女,17岁;自幼左眼小、仰头视物,于年7月10日来我院就诊。其父亲及堂兄患有双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家族中无近亲婚姻史。全身体格检查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2.75DS=1.0,左眼1.0;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角膜映光正位,交替遮盖ou(-),遮与不遮ou(-);眼球运动:左眼上转、下转、内上转和外下转受限。眼球运动时睑裂大小检查:睑裂大小:正前方位右眼约9mm,左眼约4mm,左眼上睑遮盖角膜约1/2;提上睑肌肌力:右眼约11mm,左眼约5mm;:向左侧水平位转动时,左眼睑裂明显变小下垂加重,上睑可完全遮盖角膜,;向右侧水平位(内转位)转动时左眼睑裂明显变大呈现轻度上睑退缩;眼球水平运动时右眼睑裂大小均无变化和无眼球后退。同视机检查:OD注视,融合点:-7°R/L7°=他觉,融合范围:+13°~-11°。辅助检查:双眼超声医学影像检查眼外肌未见异常,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第三神经错向综合征。

  手术情况:于年7月14日在局麻下行左眼额肌瓣筋膜悬吊术联合右眼重睑成形术,术后正前方位两侧睑裂大小基本对称,眼睑和眼球运动连带运动症状基本消失,术后7天拆线。术后3个月复查,左上睑位置回退1mm,眼睑和眼球运动连带运动症状不明显。

  手术机制讨论:我们采用额肌瓣筋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和睑、球连带性运动异常,主要考虑额肌是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和内、外直肌由动眼神经支配,额肌与内直肌之间不产生异常的协同作用,当用额肌提升上睑后,发放到上睑和内直肌的神经冲动同时减弱,可以消除或减轻睑、球连带性运动。

  典型病例2MarcusGunn综合征

  患者,刘xx,22岁,年来我院就诊,诊断为MarcusGunn综合征,实施额肌瓣筋膜悬吊术,眼睑-咀嚼连带现象消失,双眼外观对称。

  手术机制讨论:采用在提上睑肌节制韧带水平高位切断腱膜,终止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的联系,消除提上睑肌与咀嚼肌肉间的连带运动,额肌悬吊术矫正下垂,效果可靠。

  由此我们认为,额肌瓣筋膜悬吊术可消除或减轻神经错向综合征的连带运动并矫正下垂外观。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哪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oad.com/lxyy/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