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有四名男子因“眼睑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医院就诊。门诊医生询问后得知,四人为同一家单位职工,当日早上例会有人误开了会议室的紫外线灯。坐在前排的四人因盯着灯看而导致眼睛出现不适。
“那个光是蓝色的,当时没觉得刺眼,断断续续看了半个多小时。”其中一名男子说,后来才知道紫外线灯刚刚安上,为了预防禽流感消毒杀菌用的。
“这是典型的电光性眼炎,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造成角膜结膜急性损伤,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脱落。好在这几名患者症状较轻,就诊及时,并无大碍。”白内障科主任祖媛媛介绍,门诊每年都会接诊多位电光性眼炎患者。电光性眼炎常在电焊、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等不当情况下发生。一般在照射4~8小时后,双眼同时发病,离光源越近,被照射时间越长,发病越早,症状越重。
祖媛媛说,人眼对紫外线极为敏感,除了电光性眼炎还有多种眼科疾病与紫外线脱不了干系。
翼状胬肉
即俗称的“胬肉攀睛”、“翼子”、“羽肉”,是眼球巩膜(白色部分)朝角膜(透明部分)长出的一小块像小昆虫翅膀样的病变,病变遮挡瞳孔时能影响视力,多见于长年在室外工作的渔民和农民。发生翼状胬肉的原因比较复杂。专家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角膜前弹力层,使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并形成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中央侵入而引起。
白内障
白内障有很多种,其共同特点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它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关系密切。紫外线穿透角膜后被晶状体所吸收,能使晶状体可溶性蛋白交联凝聚,使晶状体老化或变得不透明,最终发生白内障。紫外线对晶体的影响是可累积的,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原地区尤其明显,西藏居民的白内障发生率远远高于平原居民。
视网膜变性
实验显示,紫外线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可穿透到眼内深部,直达眼底而引起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分,此处的病变能严重影响视力。
医生提醒:眼睛不但是心灵的窗户,还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出现不适症状,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忌听信民间偏方或私自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医院是一所二医院。设有白内障科、近视眼科、眼底病科、青光眼科、干眼症门诊、糖网病管理中心、青少年近视眼防控中心、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医学验光配镜中心等十余个特色专科及治疗中心。
作为国家糖网病医院,吉林医院,医院眼科联盟单位,辽源市慈善总医院,辽源市青少年近视眼防控中心,辽源市白内障治疗中心,多年来,我院引进的数十项先进技术填补了辽源地区眼病治疗的空白。
医院拥有先进的眼科诊断和治疗设备,汇聚了知名专家和一批具有专长的技术人员,使辽源本地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省内先进的医疗资源。
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不仅治愈了许多常见和多发性眼病,还治愈了不少疑难复杂的眼病,解除了病人痛苦,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