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查询系统避免重复申报
10月26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浦江创新论坛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现在科技体制的弊端及未来改革方向和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演讲中,万钢侧重提到科研项目重复申报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万钢提出构建一个能够信息互通的体系来查重复申报,并且还要把投入的信息向社会公布,让社会来监督。 其实在10月24日,万钢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姚健敏委员的"重复申报如何减少"提问时,也作了详细回复。 万钢三天内两次提到科研项目重复申报问题,而这恰好在社会聚焦科研项目经费如何管理的背景下,这或许意味着科技部将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改革。 避免重复申报:引入社会监督 科研投入是不是是要重复部署?对这个问题,科技界有不同建议,万钢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是研发和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应当分类管理。在基础研究领域,常常要部署几支团队,从不同的路径去探索前沿、发现规律,这不是重复。在应用研究领域,实现一样的目标,有不同的技术线路。如光伏发电,有单晶的、多晶的,薄膜的、涂层的、光敏的,还有多学科交叉的,在这些技术线路上去综合部署是必要的,它也不是重复。我们弄汽车开发的,做完了整车的研究,做完整车的测试,还对零部件、对总成进行分项测试,这也不是重复。我们反对同一个研究团队,拿着同一个研究的项目在同一个研发阶段当中,向不同科技计划和不同部门申请,这个我们是不同意的。" 关于如何避免重复部署,万钢在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联组审议上有更加详细回复。 万钢认为,建立跨部门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并把它公然,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问题。 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科研项目的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支持跨计划、跨部门的查重、查新和统计分析,避免多头分散和重复,立项信息向全社会公然,有利于社会的监督。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是促进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活动构成的成果以技术报告的情势向全社会开放,既有利于科研人员同享科研成果,又促进技术交流,也有利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它来进行查询,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目前科技口的相干部门都已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依照国务院科改领导小组的部署,科技部从3大计划起步,用了半年多时间制定了统一的数据结构、接口标准和安全规范。目前正在研发信息系统,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明年、后年逐步拓展到重大专项和行业专项。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目前完成了基本规范,已上征求意见。今年10月底将公然'115'期间的1000份科技报告,到12月底有3000份,明年2月底之前将有1万份左右上公然。以后3大计划的验收报告就是依照科技报告的规范来,然后就直接纳入到科技报告体系当中去。"万钢介绍道。 科研反腐:加强单位法人 如果算上10月11日万钢对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论述,一月内他三次谈到科研经费改革相关内容,而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3白癜风医治哪里最好83改革方案也触及科研经费相关内容,这或许意味着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在即。 科研经费"跑冒滴漏"问题近年来屡屡曝光,由课题项目经费滋生出的腐败被认为触目惊心。 万钢在10月24日回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关于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相干提问时称,从科研经费中获得的绩效收入不应当成为科研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下一步,科技部依照国务院统一的部署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万钢也反思了科研经费监督不到位,以后管理从主要由政府管理向社会共管的方向转变。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相干部门着力构建由管理部门、承担单位、科研人员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同时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 这次论坛上,万钢称,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与我们国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大规模的投入情势不相适应,对企业创新所要求的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方法不相适应,以科研人员发挥他们创造力、发挥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科研单位的法人,构成一个管理部门法人单位、科技人员齐抓共管的科技投入和管理体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在10月11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万钢的解决思路也是科研信息公然透明,让社会监督。 万钢说:"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坐在同一条船上,都要负,重要的是增加透明度。"他强调,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自动接受监督。 另外,他认为,以往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常常是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后的科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最少要在本课题或本单位内部公然,对科研经费"竞争"中落选的单位要告知专家评审结果供其改进,同时调解经费比例,增加基础前沿方面稳定长时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