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北省邱县县委干部张金峰
前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中国人民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历史上有过多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六十多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何以告慰列祖列宗?何以自解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炎黄子孙,谁愿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台湾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如果我们在建国70周年、建党周年前还不能统一台湾,如何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交代?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鉴于台湾现状,和平统一的希望已经没有了,鉴于亚太局势,再不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更待何时?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如今,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壮步伐,必将强有力地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为什么一定要解放台湾
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台湾问题由来
三、台湾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四、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为零
第二章解放台湾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修复尊严之殇,实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二、完全实现中国梦,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三、北利钓鱼岛,南利南海,东有利于出航太平洋,西利中国大陆
四、将使中国国土更安全,将使中国军力更强大
第三章我们能不能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一、两岸军事实力对比
二、台湾的地理劣势
三、美军军事实力
四、我们完全能够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第四章为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积极做好准备
一、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发力“一带一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三、建设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
四、树立和激发全国人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第一章为什么一定要解放台湾
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实际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东南沿海大陆架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地区人口约万。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和七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十七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十七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十万人。至公元年时,总数达到五十点七万余户,二百五十四万余人。二百年间增长二十五倍。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五十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早在公元十二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朝政府于十六世纪中后期,恢复了一度废止的“巡检司”,并为防御外敌侵犯,增兵澎湖。年,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年,清政府派员测绘台湾地图,勘丈全境里数。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改“分巡台厦兵备道”为“分巡台厦道”。尔后又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年,复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后又改为“分巡台湾兵备道”),增“澎湖厅”,定“台湾”为官方统一的名称。年,清政府为进一步经营和治理台湾,再增设“台北府”及“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和“基隆厅”。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三府一州,领十一县五厅。刘在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造商轮,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
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十五世纪后期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大肆掠夺殖民地。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年,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两岸同胞为反对外国殖民者侵占台湾进行了包括武装起义在内的各种方式的斗争。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于次年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消息传来,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十八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呜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和台湾同胞一起,与占领台湾的日军拼死搏斗。中国大陆东南各地居民为支援这一斗争,或捐输饷银,或结队赴台,反抗日本侵略。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坚持英勇不屈的斗争。初期,他们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游击抵抗,前后达七年之久。继而,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他们又汇同大陆同胞一道,先后发起十余次武装起义。及至二十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更加波澜壮阔,席卷台湾南北。
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自属废止之列。这一布告并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于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收复了失土台湾。台湾同胞鸣放鞭炮,欢欣鼓舞,祭告祖先,庆祝回归祖国怀抱的伟大胜利。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台湾问题由来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 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但遗憾的是,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这个《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三十多年来向台湾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
三、台湾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1、“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从地图上看,宝岛台湾似乎只是太平洋不经意飞溅起的一颗水滴,或是亚洲大陆不经意迸裂出的一块沙砾,然而,就是这看起来似乎小小的一隅,被美国五星上将 称作“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太平洋的西缘,亚洲大陆的东缘,自北向南,一串弧形的岛链迤逦而来:北起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抵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它们好似一枚枚大大小小的贝壳,被太平洋柔情的波涛推来岸边,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戴到亚洲蜜色情人的胸前。这串贝壳项链,它由两个东向弯曲的岛弧构成,而两个岛弧的连接点,正是台湾。台湾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就像这项链的帆形链坠儿,乘着这叶轻帆,中国就可以扬帆出海,让太平洋上的季风呼啸着掠过耳际!
接下来,请从浩瀚的太平洋上收回视线,再来瞧瞧中国。从小我们就知道,中国是一只面向东方啼鸣的雄鸡。那么鸡的脚呢?左一点,右一点,海南和台湾。宝岛台湾,是雄鸡拔脚向太平洋迈出的第一步,并且,也是能迈出的唯一一步。看看我们祖国的北方和南方,都被属于别国的一串串岛屿困住;同样是那串美丽的贝壳项链,此时摇身一变,成了一挂粗壮的项链,一道结实的篱笆,牢牢守紧中国的大门。实际上,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起,这条包含了台湾的岛屿之链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第一岛链”。而台湾,就好比这锁链的锁眼,这道篱笆墙的门。拥有它,我们就能自由出入太平洋,去无牵碍地欣赏这世界第一大洋上壮阔的日出与日落……
2、四省左护,东南藩篱
李白有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言海上仙山之飘渺难遇。可是在黄龙二年(年)正月,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竟真的寻觅到了一座“东海蓬莱”,那就是镶嵌于万顷碧波之中、祖母绿般的台湾岛,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关于登陆台湾的记载。
宋孝宗乾道七年(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造屋间,遣将分屯,编户管理,派水军长期驻守。这是从这一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澎台地区。不过在清以前,列朝皇帝皆认为台湾和澎湖虽归“王土”,却不过是蛮荒落后的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弃之无所损”,随便管管就行了。第一个认识到台湾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是康熙大帝。特别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位传奇皇帝是在和郑成功的斗争中,才一天一天感受到了台湾的分量。
康熙元年(年),殖民统治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人退出热兰遮城(今赤崁城)投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乃南洋海商巨头郑芝龙之子,承父之志,拿下台湾的目的是要“反清复明”。他“以台湾为老巢,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游移肆虐”,令清廷大伤脑筋。在郑军突袭南京后,朝廷甚至被迫颁布了“迁海令”。强令江南及浙、闽、粤沿海居民内迁三五十里,船只一律不准下海,违者斩无赦!如铁的禁令一出,无疑让“靠海吃海”的沿海经济大受打击,渔民空腹垂泪。
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上奏康熙,言“台湾不灭,三省海患终未除也”。年7月8日,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余艘,从福建铜山(今东山)海域扬帆破浪,锋芒直指台湾前哨——澎湖。自10日起,清军发起进攻,一时间“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台军死伤无数,郑氏败局已定。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降。
硝烟弥散,海上心腹大患的覆灭让满朝文武欢天喜地,可是随即,另一场激烈的舌战又沸沸扬扬地展开了。许多大臣认为,台湾不过是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大,不值得劳心费神地看着管着,当“徙其人而空其地”。大学士李光地甚至主张“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也就是说把台湾让给外国人住着,每年去收点小钱即可。在这连康熙皇帝都犹豫摇摆的当儿,刚因赫赫战功被封为“靖海侯”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呈上一篇《恭陈台湾弃留疏》,把台湾的重要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剖析了一番。
施琅开篇提道:“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一“北”一“南”,一“连”一“接”,台湾的战略枢纽地位跃然纸上。台湾岛地处东海与南海之间,北连华东沿海的海坛岛、马祖岛、舟山群岛、西南接华南沿海的万山群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仿佛东南沿海诸岛屿的神经中枢;乃东南数省之藩篱”,是我防备外敌入侵的重要海防屏障,所以,“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为此,施琅斩钉截铁,呕血劝诫:“即为不毛荒壤,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康熙阅罢此奏,如醍醐灌顶,顿悟台湾岛之紧要。几乎全凭了施琅这一铿锵有力的上书,台湾才得以保全在了大清版图之中。
3、航线要冲,兵家必争
年,红头发绿眼睛、被台湾百姓称为“红毛”的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开始了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不过在当时,荷兰人主要是看中了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其作为做生意的落脚点,这与近代西方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迥然不同。
台湾岛横亘于中国大陆和菲律宾之间,西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平均相隔公里;南缘巴士海峡,与公里外的吕宋岛相对;北濒东海,与琉球群岛相隔公里;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区位上,扼西太平洋南北连接之咽喉,乃东北亚至东南亚、太平洋西部至中东及欧亚诸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有人说它是欧亚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有人说它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正是由于台湾“一岛瞰二峡”(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处于西太平洋南北航线要冲的地缘位置,使得它在近当代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近邻日本将台湾视为其“海上生命线”,因为台湾扼日本南下航线的要冲,日本五分之四的货船要走这条航线,每10分钟就有1艘日本船只通过台湾海峡;每年经由这里运往日本的货物多达7亿吨,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的百分之七十的石油和百分之九十九的铁矿石,而日本的制成品也有很大一部分经这条航线输出,堪称日本的经济大动脉。日本国内甚至有人说: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生死存亡”。
在军事上,日本防卫厅认为,台海一旦“失守”,将使日本的安全环境“恶化到极点”;日本列岛西南方向的海域和海上航线,将完全处于中国军队的监控之下。有日本媒体危言耸听地宣称:“台湾被解放军掌握之时,将是日本噩梦开始之时!”为此日本围绕台湾海峡进行了军事部署,日本防卫厅甚至备下了“台湾海峡保卫战”的详细计划书。
美国人的眼界更宽。他们的思路超越了狭义的海上交通线,上升到海洋与大陆抗衡的地缘政治高度。“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友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一线构筑了“第一岛链”,在别国领土和岛屿上建军事基地百余处,驻兵十余万,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封锁之势,而台湾正处于这条新月形防线的中央。在美国人看来,如果中国实现统一,他们精心构建的“第一岛链”就从正中央被拦腰斩断,同时中国也就占有了出入太平洋的踏脚石,他们认为这将对美国在日本、琉球群岛、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利益构成威胁。不仅如此,中东地区产油国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至日本、关岛等地的航线,也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条主要石油补给线,“山姆大叔”担心会受制于人。所以他们才说,台湾问题关乎美国的根本战略利益。套用 的著名词句:“台湾是美国远东防线不可分割的部分。”
拿破仑说:“给我一场顺风,我就可以冲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有人说海峡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近代以来国家利益和欲望最集中体现的地方,而占据西太平洋航道枢纽的台湾海峡,正因此牵动着全世界最敏感的神经。
4、“中国瓶子的瓶塞”
不难看出,美、日等国从本国的战略利益着想,是希望台湾永远孤悬海外的,那么掉过头来想一想,在这样一个远比施琅时代更复杂、更工业化的时代里,台湾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小学课本上写着:“中国海岸线漫长……”的确,中国有公里的海岸线,但由这漫长海岸线串联起的黄海、东海、南海,却都被封锁在“第一岛链”之内,几乎听不到太平洋上掀起的涛声。而台湾扼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正如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所说,台湾是“中国瓶子的瓶塞”,中国一旦拔掉这个“瓶塞”,就会结束美国对中国周围海域的长期封锁,掌握了台湾岛,我们就有了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这不仅仅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航线,它更是一条发展“蓝色海洋文明”的生命线。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沿海国对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这样1平方公里小岛的主权,即可能意味着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域!如果海底蕴藏着石油或珍贵矿产,再加上它的军事价值,那么,这个小岛甚至可能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前途。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周围又有附属的大大小小86个岛屿,可为中国带来数万倍的“绿色国土”。要知道,在当今世界,这波涛汹涌的海上“国土”常常比陆上国土具有更关键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开始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不仅仅指“陆上中国”,也指“海上中国”。
施琅当年就说过,台湾“舟楫四达”,占尽地利,这样的好位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会越来越凸显它的价值。世界在变“小”,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往来像扯不断的藕丝,物流量越来越大,像台湾这样的海上要道、交通枢纽,自然就成了畅通世界的物资集散地。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海路通台湾。马汉在《海权论》中就曾说过,海权的目的,“不是战斗,而是实业”。
再从军事上想想看,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如果说中国的大陆岸线弯曲如弓,那么台湾即位于弓背要害之处,像杠杆支点一样可对我国沿海防御起到骨干支撑作用。它南与海南岛相应,形成“双目”;北和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足以掩护东南沿海六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台湾东部面向大洋一侧均为壁立千仞的断崖海岸,易守难攻,自然防御条件非常有利;而面向大陆一侧则地势平稳,海峡内几乎没有任何险滩暗礁,且近在咫尺;飞机直飞只需10分钟,轮船直航只需数小时,极易与大陆连为一体,同攻共守。如果以台湾为中心,以公里为半径,向太平洋作一个扇状延伸,就好比撒下了一个覆盖广阔的雷达防御网,再也不用担心会有不怀好意的“鲨鱼”,偷偷摸摸潜近中国海岸线。
那么反过来看一看,如果台湾失守,中国又将处于什么局面?
没有台湾,我们就没有可供军舰自由出入西太平洋的通道,海军的一举一动就全部摆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更不要说对觊觎中国南海的某些霸权国家进行威慑。不仅如此,我国四大海区以台湾海峡为界,自然形成南、北两大战略海区,而台湾海峡恰是联系这两大战略海区的战略通道和枢纽。没有台湾,中国的海军就将被砍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段,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将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中国南海将被他国海军控制,而这意味着中国的三大舰队将被牢牢地封锁在“第一岛链”之内,搁浅为十足的“黄水”(浅海)舰队。此外,中国四大外贸航线中的三条也将被切断。
中国失去了台湾,就失去了“东南锁钥”,就将处于被动,这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前车之鉴。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台湾,中国的东南海域登时门户大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攻防易手,台湾成了日本不断进攻大陆的最重要的战争基地,无数画着膏药旗的飞机自此起飞,对大陆腹地狂轰滥炸。攻占“九州通衢”武汉的日军先头部队,便是从台湾开拔的波田支队。今天,我国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都沿海岸线密集分布;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区,也同时是中国的危险前哨。失却台湾,一遇战事,大陆柔软的腹部——华东、华南,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直接暴露于外敌利刃之下,那样的后果,谁敢想象?
有人说台湾岛的形状像个纺锤,有人说像番薯,还有人说像宽长的芭蕉叶。对此,李敖也有个比喻,话语虽糙却入木三分。李敖说,台湾是中国的睾丸,一碰就痛。如此要害部位,岂能容别人捏在手中!
四、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为零
1、中央对台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顺应民心,适时制定和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在六十多年中,经历了“解放台湾”与“和平统一”两个时期。
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首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提出年的任务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并加紧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
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6月27日,美国政府即发表声明,武装干涉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我国领土台湾,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0月25日,中国人民 入朝作战。由此,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由东南转向东北,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推迟。
美国公然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把侵占台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在关键时刻阻挠了中国统一进程,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从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中国与美国进行了长期斗争。
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年1月11日,邓小平说:“九条方针政策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一个代表团时,阐述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概念。他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这次谈话,标志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完整构想和它作为统一祖国的总方针的形成,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得到了人大代表的一致赞同,并被确定为统一祖国的一项国策。
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关于以非和平方式制止“ ”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反分裂国家法》规定:“ ”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同时,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
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2、九二共识
年10月底至12月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
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习马会”上,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是两岸的政治基础。
年3月26日,洪秀柱当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洪秀柱认为“九二共识”是维持两岸善意互动的基础,国民党不会打破这个基础。
3、台湾政治概要
年至年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主政台湾期间,尽管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制度,但在台湾不存在“国家认同”的问题。此外,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蒋氏父子不断向岛内民众宣传根在大陆的理念,积极推行国语,要求台湾学生对大陆的省份、地形倒背如流,文化教育上推行了许多措施,使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绝几十年,仍保存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他们还严打“ ”活动,破获许多“ ”案件,使“ ”活动在岛内难以立足。蒋介石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谁搞 ,我搞他脑袋”。
年至0年李登辉主政台湾期间,倾全力将台湾带往“ ”的方向,推动“文化 ”、“经济 ”、“军事 ”等“台湾实质独立”政策;年6月9日,李登辉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发表“ ”演说;年7月9日,李登辉对德国媒体公开宣布两岸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即所谓的“两国论”,严重损害了两岸关系。
0年,主张“ ”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岛内“大选”中胜出,民进党执政。8年间,陈水扁继续玩着挑衅大陆的游戏,推动“去中国化”,抛出“一边一国”论,“ ”面目暴露无遗,两岸关系跌入冰点。
8年至年马英九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任内坚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维持两岸现状”,坚持“不统不独不武”。
年5月25日,蔡英文当选新一任民进党党主席。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蔡英文获胜当选。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曾经在李登辉执政末期担任“国安会咨询委员”,深度参与李登辉的“国安小团队”,更是李登辉“两国论”报告主持人。蔡英文又选择了当年共同参与“两国论”起草的林碧照担任“总统府秘书长”。蔡英文在发表的“就职演说”中,在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
4、台湾人关于统一意愿
据《联合报》、《自由时报》年3月份统计,岛内赞成“统一”或“未来统一”的民众只占百分之12,赞成“维持现状”的占百分之46,赞成“ ”的占百分之36。而且趋势是赞成统一的阵营持续缩小,“维持现状”的阵营正源源不断流向“ ”阵营。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从年的百分之44,到6年的百分之55,再到今年的百分之73。而今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只有百分之11。另据两岸学者邱毅、李毅判定,坚定赞成统一的只有百分之一。让人忧心的是,台湾近二十年“去中国化”教育,已使青年一代“ ”思潮泛滥,绝大多数持“ ”理念。30岁以下青年人自认为“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占百分之85。
岛内中央研究院统计,年“大选”万“首投族”中,有百分之九十把票投给了蔡英文。近期的岛内艺人黄安、周子瑜和罗志祥风波,可以看出岛内的政治生态极其恶劣。在所谓的“民主”政治环境中,黄安说“只反 ,不反台湾”,罗志祥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就被社会各方尤其是青年人群起而攻之,甚至连家人安全都受到威胁,“ 克星”黄安被说成是“公敌”、“卖国贼”;而一个实际持有“ ”立场、把国籍写成台湾的周子瑜,却得到岛内蓝绿双方的声援和支持。
不用讳言,当今台湾的主流民意就是“ ”。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严峻事实,不能再装作不知道。要把这一事实作为制定对台政策的前提和主要考量。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一些媒体和学者,却含糊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有人说“选蔡英文不是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蔡英文“ ”集团上台,是由于国民党执政的失败,经济和民生问题困扰岛内,选民要换一个政党干干看;根据“钟摆效应”,国民党还会重新上台。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致命的缺陷是把“ ”与“经济和民生”截然分开。其实大多数选民既要“经济与民生”,又要“ ”。《自由时报》载台湾“指标民调公司”近日民调,岛内只有百分之33.4的人认为蔡英文应该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说明大部分选民本意就是选择“ ”。这在年轻选民中尤其明显,自称“自然独”的时代力量党来势汹汹,建党才一年,首次参选即赢得“立法院”5个席位,成为岛内第三大党。国民党新生代“草协联盟”提出改造中国国民党,竟是要把立党之本的“中国”去掉!
所以政党轮替不是问题,问题是无论哪个党上台,都不谈统一。“ ”思潮在岛内已成泛滥之势,“ ”势力日益坐大,日益年轻化,而且愈演愈烈。长此以往,积重难返,不用一代人的时间,渐进的“和平 ”在岛内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台湾将“和平”地分裂出去。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5、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为零
纵观我们的对台方针,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九二共识,我们是“一退再退、一让再让”,已经是退让到了最后的底线,不能再退让了。为了台海和平,我们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台湾领情吗?
根据台湾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国民党无统一意愿,他们主张维持现状;民进党主张独立;台湾人基本无统一意向,统一无从谈起;无论是和平统一台湾,还是武力统一台湾,外部敌对势力皆不愿看到,他们大力阻止我们对台湾的统一。
我们的目的不是维持现状,而是要打破现状实现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始终没有得到台湾当局的回应,目前来看“一国两制”方针统一不了台湾,台湾人并不买账,需要硬办法。我们的对台方针要做重大调整,解决台湾问题不能让和平统一蒙住了眼睛视线,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和平统一是我们的良好愿望,但十有八九也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曲高和寡,应者寥寥。试问台湾拥护统一的力量有多大?代表统一的政党(政治组织)的力量有多大?大陆可以依靠的力量有没有?统一的力量、统一的声音是在增长还是在衰竭?我们不必自欺欺人,要着眼现实。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上问卷,支持武力统一和武力威慑下统一台湾的占百分之83。有限战争不可避免,武力统一不可避免,放弃香港模式不可避免。统一台湾时间表,要立即提上日程,不能任由台湾延搁。要有统一台湾的最终时间,倒逼统一的进程。
根据主张“ ”的台湾民进党执政的现实情况和台湾现状,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从李登辉、陈水扁再到现在的蔡英文,事不过三,我们已经到了决断的时候。台湾民进党政权不承认“九二共识”就等于“ ”,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已经为零。从年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至今已有67年,除去年至年光复的4年,加上日本侵占的50年,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实际上已有年历史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的时间太长了,再也不能这样无期限拖延下去了。即使台湾不闹独立,我们也要尽快统一。统一的方式看来只剩下武力统一这一条路了。
第二章解放台湾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修复尊严之殇,实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年6月25日, 爆发,战争爆发的第三天,也就是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强硬声明:“我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国政府派出第七舰队,直接开到中国领海,封锁台湾海峡,阻止我解放军解放台湾。尊严如天。美国出兵中国台湾海峡及其表现出的霸道行为和蔑视态度,深深地刺痛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自尊心。当时,新中国几乎没有海军,根本无法与第七舰队开战,于是战略家毛泽东就把眼光北移,将战场选在了容易发挥我军长处的朝鲜,我们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大国尊严。但由于美国的干涉,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这一分就是60多年,就是60多年的伤痛,成为我们的尊严之殇。解放台湾后,可以修复我们的尊严之殇,实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二、完全实现中国梦,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现阶段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国梦,有两个核心内涵。一是要实现中国的发展强大,二是要实现中国的最后统一。如果台湾问题不解决、祖国统一没实现,那这个中国梦是无法来圆的。所以实现两岸统一是完成我们党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前提和标志,也是中国发展强大之后的一个历史必然。
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两者合称“一带一路”战略。台湾恰好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位置和关键部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了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统一台湾后,在战略上将打开“大洋之锁”、拔掉“瓶塞”,军事上打破“第一岛链”,政治上突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经济合作上将更加不逊色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从而掌握台海航线和发展“蓝色海洋文明“的生命线,拥有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把台湾也涵盖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这一安排,将更加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三、北利钓鱼岛,南利南海,东有利于出航太平洋,西利中国大陆在我国周边,存在着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
其中,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钓鱼岛问题属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争端,南海问题属于中国和东南亚有关国家的争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部事务,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属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要比解决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的难度小。毋庸讳言,台湾、钓鱼岛、南海诸岛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这三大问题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台湾问题的率先解决,自台湾向北看,会进一步拉近与钓鱼岛的地理距离,大大有利于保护钓鱼岛,增大尽早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可能性;自台湾向西南看,台湾岛、海南岛、太平岛将互为犄角,形成拱卫南海的钢铁三角,将极大增强中国在南海的实力,为解决南海问题奠定坚实根基;自台湾向东看,中国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了;自台湾向西看,台湾海峡将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此外,统一台湾后,将极大地震慑日本、菲律宾和越南,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
四、将使中国国土更安全,将使中国军力更强大
统一台湾后,中国面向太平洋方向的战略防御纵身将增加几百公里,中国东南几个省份将拥有天然屏藩,从而更加有利于保卫东南沿海省份的安全,保护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统一台湾后,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拥有了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更加有利于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绿水海军变为蓝水海军,台湾将成为中国极好的海军基地,潜艇和军舰一出基地的门口就是浩瀚的太平洋和深深的海沟,中国海军将没有任何羁绊,可以在西太平洋任意驰骋纵横。中国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将会首尾相顾,在战时互相支援。
更多精彩,请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